隋机劝退

【仏英】为《浮岛》写点后记

《浮岛》不是一篇简明欢快的文字,而是个人色彩浓艳的回忆录。

作为三流文手我一直不擅长处理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,因此写文章基本都是向内探寻的主题,这篇就非常符合我选题的典型特征,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的亲儿子(一个中篇写得哼哧带喘成那样我也没想到)。所以既然走心地写了,就写个走心的后记纪念一下,也梳理一下当时第一次组织中篇的想法。

第一部分是一些关于《浮岛》写作手法(主要是叙事)的讨论,第二部分后续开放式更新,受制于写作水平,我的思路与呈现的最终效果、写作者的输出和读者的输入之间还是会存在很大差距,所以我打算多写点文字说说我的考虑。如果有读者真心喜欢这篇文,或是认真看到了最后,或是仅仅为其中的一些场景有所触动,我想至少做一次平等的交流,也想把这篇掰开揉碎地回顾一遍,看看自己到底还有没有需要改进之处。

个人比较喜欢关注小说中的非顺序叙述叙述人称多元化,也算是逮住这个写中篇的机会好好实验了一把。如果你也对此感兴趣,欢迎与我讨论(●°u°●)​ 」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一、《浮岛》中流动的时空

构想之初我对这篇文章有三点明晰的期望:

      ① 具有较强的主题意识;

      ② 叙事要下功夫,让时空交错流动起来;

      ③ 有多重视角,情感体验多元。

《浮岛》的情节非常简单,顺序版+第一人称叙述就是几句话的事:我大学毕业旅行途中对亚瑟一见钟情,我们相爱同居,感情破裂后我们约定每年见一次面重做一回情人,但由于各自心怀鬼胎约定并没有长久。后来,我对亚瑟的爱升华成了内心一出(自以为)庄严的悲剧并久久不忘。多年后,我们再次在船上相遇,坦诚地话说当年,最终分道扬镳/终成眷属。

总之这就是我想展现的,但如果故事只是按照这样的直路一通到底,作为读者我应该会觉得非常没劲。为什么这个故事平铺直叙不好呢?叙述服务于故事的特点与主题,《浮岛》的现貌鉴于以下考量:


1.《浮岛》的主题:对“虚伪”的探讨

《浮岛》的主题来自我读书时的怀疑:怀疑第一人称小说中的“我”所讲述的故事是个“假故事”。

第一人称叙事是没有太多客观性可言的,人的主观加工粉饰现实的能力非常强,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将事实裁剪、扭曲。因此,当一个人着意展现时,他展现的仅仅是他所希望展现出的形象,为了达到此目的,他的叙述会充满引导性,往往是摒弃、隐藏了许多不堪内容后的结果。

因此,《浮岛》的第一主题是对于“虚伪”的讨论,我想试着写一写这一虚伪性。作为主要叙事者的弗朗西斯,他对事件的描述不仅带有强烈的个人臆想,甚至是有蓄意掩饰的嫌疑。他在叙事中经常采用戏谑口吻、夸张用词,都显示出他某种程度上的心虚(尤其是前半段,后半段他总算诚实些了)。事实上,《浮岛》里的弗朗西斯有些虚伪而不自知,或是说虚伪并自知,只不过试图瞒着我们。而我想让我的读者能够感知到这些。


  1. 注重心理而非情节

心理小说也正是我感兴趣并一直想写的,人的内心境况比任何奇幻故事都更加吸引我。但心理小说作者往往面临两个很大的问题:

      一是在中短篇幅小说中,复杂情节与复杂心理描写一般不可兼得;

      二是情节驱动性较弱,读者可能会兴趣缺缺(毕竟不是所有心理现象都能获得大多数读者的共鸣)。

而为了不让各位兴趣缺缺,就得想办法耍一些手段布置一些悬疑,这时候插叙、倒叙等就是很好用的手段,比如:吊个胃口。如(三)的结尾处用“而它们向上凝望,只等激情沉没下去”等话语在高甜中提前做做悲剧暗示,而(四)中段插入的“我还记得,我们再次讲起水火相容的问题时他贴着甲板的栏杆站着”一段也是给出一些模糊的提示,提醒各位“这中间应该发生了一些事”;再比如提高叙事趣味性。还是跟王小波学的,在行文中着意穿插新奇的比喻、杂话等让文本“有趣”起来,也能留留人(...应该,不过我后来反省前几章抖机灵有点过导致拖沓)。


由于以上,最后我决定采用大量的插叙与倒叙,把后半段的主线时间打乱。但是整体来看《浮岛》中的时间主要分为三段:

      主体阶段是21岁的弗朗西斯毕业、遇到柯克兰直到分手后去西西里找安东尼奥(之后他就回法国读硕士去了);

      善后阶段是弗朗西斯第二次回谢菲尔德、和罗莎一起筹备毕业影片、第三次回谢菲尔德;

      终结阶段是26岁的弗朗西斯与柯克兰游轮上重逢。

      (还存在一个模糊的时间范畴:有一些事件并不在这三段时间内,比如弗朗西斯向巴黎酒吧老板的询问、波旁在小出租屋的交谈、恶友组喝酒桥段……但人物需要他们,因此仍然需要妥帖地、理性地将他们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。)


 其次文章中还有一些时空很模糊的碎片,那便是很多句的“柯克兰说”。从(二)中那句“柯克兰说,在我的诸多可恨中,他最恨我臭不要脸地打直球将话一竿子戳到底”开始,各章中几乎都插入了各种各样的“柯克兰说”。作为回忆者的的弗朗西斯当然对这些话是在何时何地所说门清儿,但我们其实并不能对大多数“柯克兰说”做出界定,即使是“后来柯克兰说”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候的“后来”。

而我觉得这些“柯克兰说”有两个主要好处:一是评价视角更多元,柯克兰说的当然是柯克兰所想的,补充了同一事件的差异性描述,阻碍了弗朗西斯叙述霸权者地位的形成(误);二是制造时间上的纵深感,给人一种“中间有什么故事发生了”的感觉,引起好奇(个人体验)。

王小波的读者应该很容易就能联想到《黄金时代》中的“陈清扬说”。其实这一篇对于时空交叉的处理大大借鉴了王小波的《黄金时代》,整个就是一个《黄金时代》手法学习习作……当时挖掘《黄金时代》的叙事我做了许多功课,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也可以在最后放一篇当时写的文章(虽然应该很幼稚…我不是文学专业学生)戳这里 。

梳理了这些时间后,我意识到要是想完成我的构想,就需要把这些分布在不同时空中的事件重新组合,尽量和谐地揉到一块去——而且还不能瞎搞,每一章的任务是什么要发展到哪一步,要有收束有照应……总之,我在写这篇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换位到读者一侧,去思考怎样的插叙倒叙能让读者能够完成整合。这是当时很令我费解的一件事……以及现在我也很费解。

还有一些串联时空的手法来自略萨的《给青年小说家的信》,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仔细去读一读。呃,我这里就说一种对我启发还挺大的建立时空联系的手法,叫做“连通管”(参照音乐术语也称为“对位法”)。

  略萨在《给青年小说家的信》中对于“连通管”的解释是:“不同的事件因为是连结在一个连通管系统中,就互相交流经验,并且在它们中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;当这个统一体成为某种超越组成这个情节的各部分之和的时候,就有了连通管。”翻译成人话就是:找一个物件/事件/场景,以它串联起几个时空。比如《浮岛》中这一段时空的转换就是运用了“连通管”:

离开那天我站在航站楼的二层,看人群一拨一拨地从眼前漂走。柯克兰走进来,我看着他。他站在人群里,一点也不鹤立鸡群,也谈不上怦然心动。我们之间没有特写镜头,耳朵里也没有煽情音乐。他站在人群里环顾四周——转动脖颈,眼睛张望,是任何一个男人茫然找寻什么时的模样。就像鱼干盛在小盒里,图书摞在木架上,唱诗班的孩子唱了同一个音阶,花园里的矮灌被修得整整齐齐。我看着他就像看到了我,一条正与人群挨挨挤挤的沙丁鱼,就像凑近了看黄桃一个摞一个地挤在玻璃瓶里,最终看到了壁上倒映着自己的面孔。你站在这片偌大的土地上,别人也是这样看着你的。

再次这样望向柯克兰时我正站在一艘游轮的上层甲板。那时我二十六岁,出现在那里的唯一目的是在封闭环境中与制片人和导演改剧本。我们从下午聊到凌晨,台本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再敲定一遍。意境、布景、机位的矛盾纠缠在一起,还有几处分场陷入僵局。几日下来,我烦躁得无以复加。

黄昏时我走上甲板去透口气。美因河上的黄昏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暧昧又玩味,既不让你看到黑暗,也不叫你感知光明,像是坐在昼与夜的过渡地带抽烟的妓女。几只大雁将羽翼指向黄与灰的交界处,俯身而下。我的视线追随着它们滑下去,于是看到了柯克兰。他坐在圆桌前,仍然是那副老成的样子,在同侍者讲话。过了一会儿他起身了,我转过身去望向别处,好像什么也没看到。寒冬的风从背后逆流而来,冲来淡淡的腥味。

那时还不太一样。我们站在航站楼里,很快他便看到了我,我们的目光相触一瞬,又很有默契地分离。我冲他笑了笑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
这几段中的“连通管”是“我”在同一视角观察柯克兰的这一行为,借由这一行为,既可以自然转场到多年后两人的情况,也得以将弗朗西斯的两种反应、两种心境做出对比。

当然“连通管”也不一定是实物,万物皆可连,我记得之前也看到过一篇小说先是在当下时空叙事,再将时间拉到未来为这一事件做评述。总之建立起这个意识后就变得很灵活,非常常见且好用。



二、关于《浮岛》的其他考量


这儿就放一些我想叭叭几句的问题,可能会不断更新。后续和读者有一些探讨的点也会放在里面(๑°3°๑)。

  1. Dover的对比组:亲子分

    这篇里很自然地将亲子分当做Dover的对比组来看了耶,比起Dover这俩才是明显更有幸福潜质诶。

    安东尼奥对待感情比弗朗西斯更热情、更纯粹,看似有些傻乎乎(…)但实则很拎得清,他知道自己要啥,下了决心就很利落地将不重要的那个甩掉;弗朗西斯就不行了,做出了决定还放不下两手都想抓,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痛苦。

    罗维诺的性子相对于柯克兰来说也好搞得多……这小伙子虽然会闹别扭,脸皮薄但不吝啬于在安东尼奥面前表现脆弱与情绪;柯克兰就不行了,根本抹不开面子,从他甚至不想让情人看到自己的浮肿这儿也能看出,他根本无法容许有谁看到他的脆弱。碰上心思敏感的弗朗西斯,一个追着问一个不想说,早晚出问题。

  2. 关于“沙丁鱼与石油”这一开篇

    好几个朋友都跟我讲很喜欢沙丁鱼与石油的隐喻做开篇,所以多写两句。

    为啥要让弗朗西斯吧啦一堆他自个的来历问题,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他话很多为弗朗西斯的本质、感情观与自我认知奠基。用沙丁鱼做比喻的确是为了让这段身世的叙述变得更加有趣,后来弗朗西斯觉得自己像“石油”更是有点自怨自艾的意思:他觉着自己就像一场事故,是被“泄露”到世上来的,还造成了他人的“伤亡”。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感情的处理方式。知道自己的出生来自欺骗与算计后,他说自己“懂得自我反省,懂得约束散漫的天性,懂得拉拽着我的生活将一切纳入正轨”,所以最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各位也都看到了。

  3. 关于罗莎•柯克兰的存在

    ……这篇里的罗莎真的是那种结构型人物,俗称工具人(非常对不起)。她在文中存在的意义一是引出弗朗西斯拿自己写剧本的事,二是骂清醒弗朗西斯推动他认清反省(写这篇的第二大为难点就是斟酌罗莎该骂弗朗西斯骂多狠,朋友看了初稿说骂太狠了,后来又改了几回)。

    文中关于她的很多细节都直接复现了Dover初遇时的场景、语句,这一手法借鉴了王朔的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——用大量极相似的行为与一字不差的对话内容,来最直观地表现“这俩人本质上很像”,能省去很大篇幅笔墨,还能给人一种,呃,惆怅感?


总之这篇主要的手法借鉴《黄金时代》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,比喻部分感谢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给了我很多遐想和启发。都是我很喜欢的小说呜呜(推荐大家看看!!




最后的最后很诚实地说一句。

全篇送给Dover与@风居住的街道 。

白纸铅字,昨日的浪漫永不凋零。


评论(5)
热度(73)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上一篇 下一篇

© 隋机劝退 | Powered by LOFTER